top of page

致所有在我们之前走过这条路的人——三十年的友谊与合作

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庆祝建交三十周年。

 

1997年9月19日,波黑决定任命驻中国大使。次年,即1998年9月,波黑首任驻华大使斯韦蒂斯拉夫·穆德雷诺维奇(Svetislav Mudrenović)递交了国书。波黑驻北京大使馆于1999年1月正式开馆。开馆仪式上,大使穆德雷诺维奇强调,基于《代顿和平协议》,波黑致力于通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作,为本国人民带来和平、稳定与经济复苏。

 

波黑首任驻华大使的愿景,建立在邓小平提出并自1978年以来中国坚持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基础之上。他相信,这一政策是波黑及其人民从数年前爆发的战争创伤中恢复的最佳途径。作为一名工程师和长期担任塞族共和国工商会董事会成员的专家,穆德雷诺维奇大使特别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当时一切从零开始,需要签署若干国际协议,尤其值得一提的有:《经济与贸易合作协议》、《投资促进与保护协定》以及《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在此期间,波中两国互免签证的可能性也首次被提出。

 

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协议是关于教育和学术交流的协议。1999年,波黑的首批奖学金获得者随大使来到中国,他们是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的学生:来自巴尼亚卢卡的莉莉安娜·斯特维奇(Ljiljana Stević)和来自萨拉热窝的卜雅娜·斯利耶普切维奇(Bojana Slijepčević)。现为副教授的斯特维奇博士(Ljiljana Stević)有机会在中国著名学府——北京语言大学深造。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后来也成为推动在波黑建立孔子学院及两个汉学系的学术基地。

 

如今,斯特维奇博士是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于2017年)的本土院长,并担任该校语言学院汉学系主任。她不负波黑首任驻华大使所托,现致力于推动中波两国在教育、学术进修、师生交流、以及文化语言传播等领域的持续合作。

 

二十年后,大使穆德雷诺维奇的孙女、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汉学专业毕业生阿尼亚·穆德雷诺维奇(Anja Mudrenović)也参与了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及汉学系的建立。

 

今天,巴尼亚卢卡大学的孔子学院与汉学系拥有多位优秀教师,其中包括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副教授、博士卜雅娜·帕夫洛维奇(Bojana Pavlović),她是东萨拉热窝大学汉学项目创始人;硕士塞莱娜·皮耶维奇(Selena Pjević),塞尔维亚中学首套中文课程编写者、曾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的索尼娅·斯坦科维奇(Sonja Stanković);以及除中文外还掌握六种语言的米拉娜·比耶利奇(Milana Bjelić)。

 

在校长拉多斯拉夫·加亚宁教授(Prof. Radoslav Gajanin)的领导下,巴尼亚卢卡大学目前是与中国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数量最多的波黑高校。

 

在庆祝两国三十年合作与友谊的同时,让我们铭记,国家间的联系与交流是建立在先驱者的承诺、愿景和持续努力之上的,也是由后来者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成果。



ree
ree
ree
ree



Конфуцијев институт

Универзитета у Бањој Луци

Konfucijev institut
Univerziteta u Banjoj Luci

  • Facebook - White Circle
  • Instagram - White Circle
  • Twitter - White Circle
bottom of page